顺平县科技(富硒)产业园推进特色农业建设
发布日期:2025-11-07 09:58
来源:
字体:
![]() |
| 顺平县果农正在采摘富硒苹果。 赵端 摄 |
□保定日报记者 杨 虎
“520箱富硒鸡蛋、729袋富硒面粉、800件富硒小米、500箱富硒苹果……”11月3日上午,顺平县科技(富硒)产业园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按照客户订单装车,这些富硒农产品即将发往北京、天津、河南等地。
车间里,分拣工人们围坐一圈,将富硒苹果挨个套上网袋,装箱。
“我们的物流车都有进北京城区的通行证,今天发运的富硒苹果,明天就能送达客户手中。”产业园内,保定市农伯伯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杰说起业务为啥如此红火,直言核心秘诀就在于“富硒”这一特色加持。
“硒元素对人体益处多多,这些国家认证的富硒土地上长出来的农产品在我们那边很受欢迎。”来自天津的客商李超对顺平的富硒农产品赞不绝口。
顺平全域拥有11万亩富硒土地,硒平均含量0.35mg/kg。近年来,该县深挖资源潜力,精做“土特产”文章,奋力将天然的富硒土壤优势转化为坚实的产业优势,探索出一条以富硒功能农业驱动乡村产业振兴、助推共同富裕的创新实践之路。
“我们这里的粮食、果蔬,随便拿出一样,都能毫无疑义地被称为‘富硒土地上出产的农品’。”穿行在占地590亩的产业园内,刘志杰边走边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保定广袤的乡村大地,发展热潮处处涌动,农业增收动力满满,田间地头结出更多“金果果”。
近年来,顺平县按照建园区、育龙头、创模式、引外援的思路,优化“东草莓、南优粮、西果蔬、北林果、全域有机富硒”农业布局。
“我们通过高标准打造顺平县科技(富硒)产业园,精心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深化‘健康的土壤、健康的作物、健康的人’发展理念,锚定建设万亩富硒基地、销售万吨富硒产品、吸引万人参观旅游目标,按照‘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聚焦提升农业产业整体质量和竞争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做好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大文章’,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顺平县科协主席王欣欣介绍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顺平县神南镇南神南村果农杨路勇信心满满,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果农们信心的源泉,也是迈向新征程的底气。
当前,在富硒的土地上打造富硒农产品,全域推进富硒特色农业建设,在顺平已是普遍共识,并开展了深度实践。
“顺平县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园依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实验室,不仅建成运营了专属富硒检测室,还开发了富硒小米、富硒玉米糁、富硒面粉、富硒红薯、富硒水果等多种农产品。先后取得蓝莓、樱桃、草莓、苹果、桃等有机认证证书和草莓、小麦、玉米富硒认证证书。”王欣欣说。
“通过培育富硒农产品品牌,加强产品检验检测、统一包装,顺平的富硒小米售价由5元/斤提高至10元/斤,富硒玉米糁由2元/斤提高到6元/斤,富硒面粉由2元/斤提高到6元/斤,富硒水稻由4.5元/斤提高到15元/斤,平均溢价两三倍。”刘志杰说。
“全会谋划的是国家长远发展,为农民的好日子打下更牢固的基础,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王欣欣坚定地说,现在发展富硒功能农业的底气更足了,一定要把全会精神学深悟透,迅速转化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